限定繼承與繼承人責任財產認定

日前於工作討論的一個高院判決,然後最近查到最高法院已經表示見解了。不過我認為這個見解推論有問題,記錄如下:


修法前限定繼承之法律效果與是否限制繼承人固有債務之債權人對遺產主張受償?

一、判決見解

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字第2528號民事判決:「按繼承人於繼承事實發生時,原屬被繼承人之財產即歸屬繼承人所有,繼承人因此而有利得,遺產及贈與稅法第6條第1項乃規定遺產稅之納稅義務人,於有遺囑執行人時為遺囑執行人,無遺囑執行人時為繼承人或受遺贈人。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3條、第17條第1項第9款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未償之債務,應自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可見遺產稅為被繼承人死亡後,始依該法課予繼承人之稅捐債務,屬繼承人之固有債務,而非被繼承人生前所發生而遺留之債務。查系爭執行事件實施拍賣之系爭房地為黃尚權之遺產,陳慧卿等9人為黃尚權之限定繼承人,系爭債權則為陳慧卿等9人已知對於黃尚權之債權,乃原審認定之事實。系爭遺產稅債務既為陳慧卿等9人之固有債務,依修正前民法第1154條第1項、第2項、第1159條本文、第1160條規定,系爭房地拍賣所得價金,必先清償被繼承人之債務、交付遺贈予受遺贈人後,始得以之清償繼承人自己之債務,即系爭債權應先於系爭遺產稅債權受償。原審認系爭分配表將系爭債權列入序號11,予以分配4387萬7692元,將系爭遺產稅及其利息、滯納金等債權,列入序號12而分配金額為0元,於法自無不合。」(租體字為本文所加)

二、分析

(一)概括繼承原則

按我國民法採取概括繼承原則,民法第1148條第一項規定:「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則除拋棄繼承依法溯及至繼承開始時視為繼承人不存在外,在舊法時期之不論辦理限定繼承與否,非具有一身專屬性之被繼承人「遺產」,即所有權利(積極遺產)義務(消極遺產),均於繼承開始時當然由繼承人繼承之。且此一原則,在繼承法制在採概括繼承有限責任或稱法定限定繼承之重大修正前後,均無變動。則在舊法時期,縱使為限定繼承,亦有該原則之適用。故繼承開始後,除依法拋棄繼承者,以及一身專屬的權利義務以外,被繼承人之債務即當然成為繼承人之債務,被繼承人之權利亦當然成為繼承人之權利。

(二)修法前限定繼承之效力

在民國96年12月14日(97年1月2日施行)修正前,民法第1154條第1項:「繼承人得限定以因繼承所得之遺產,償還被繼承人之債務。」學理上稱為「限定承認之繼承」。繼承人須踐行開具遺產清冊並呈報法院,方能取得限定繼承之法律效果。而其法律效果則為,繼承人就被繼承人之債務,負以遺產為限之清償責任,換言之,僅負「物(遺產)的有限責任」。亦即,對被繼承人之債權人而言,繼承人雖繼承被繼承人生前所欠債務,而成為形式上之債務人,然此時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不得對繼承人在所繼承遺產以外之固有財產主張強制執行;具體言之,繼承人之固有財產並非該等債權之「責任財產」。縱使現行法改採「概括繼承有限責任」或「法定限定繼承」,亦均無不同。此由修法後通說仍認為,依該條規定,被繼承人之債權人雖得對繼承人請求償還被繼承人生前所欠全部債務,然繼承人得拒絕以自己之固有財產清償,即可知,是繼承人依法取得拒絕以自己固有財產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抗辯權。

(三)限定繼承後之清算義務與違反之法律效果

關於繼承人為限定繼承後,遺產與繼承人固有財產暫時分離,係因修正前民法第1154條第3項規定「為限定之繼承者,其對於被繼承人之權利、義務,不因繼承而消滅」。究其緣由,學者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認為: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有債權,若不能自遺產中取償,則無異以自己固有財產清償被繼承人之債務;反之,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有債務,若不能將該筆債務列為遺產債權,則無異於利用限定繼承名義,侵害被繼承人債權人之權益(粗體字為本文所加)。學者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亦認為: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之權利若因繼承人消滅,等於是繼承人以其固有財產清償被繼承人之債務;而若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義務因繼承而消滅,繼承債權人不得就繼承財產全部受領清償(粗體字為本文所加)。此等清算程序結束前,被繼承人所留下之「遺產」與繼承人之「固有財產」分離,則或可認為是民法第1148條規定之「本法另有規定」之情形,而作為「概括繼承」之例外。然而,(粗體字為本文所加)。此等清算程序結束前,被繼承人所留下之「遺產」與繼承人之「固有財產」分離,則或可認為是民法第1148條規定之「本法另有規定」之情形,而作為「概括繼承」之例外。然而,限定繼承之法律效果係「繼承人得以所繼承之遺產為限,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債務。」,所保護者係繼承人之固有財產,使之不至於因清償被繼承人生前欠債而被侵蝕,則為何限定繼承後,尚需考量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之利益?何以須考慮其債權能否就全部遺產受領清償?亦即,財產分離之目的究竟是保護繼承人之固有財產,或尚且包括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能否就繼承財產全部受清償?!

又,繼承人應依民法第1156條以下之規定辦理,均係課予一定之行為義務,包括開立遺產清冊等,以及依民法第1159條本文規定以遺產」分別償還繼承債務等。若繼承人違反清算義務致使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受有損害,則依民法1161條規定,繼承人即喪失其「限定繼承利益」,就所造成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之損失,應以其自己的固有財產彌補。由此觀察,最高法院與高等法院之見解,應係由清算程序與義務出發,認為限定繼承開始後,清算程序之中,由於遺產與繼承人固有財產分離,直至清算完畢前,繼承人僅得以「遺產」償還被繼承人生前欠債,此屬於民法第1148條中「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之當然概括繼承之例外規定,且既然該程序完成前,僅得以遺產償還繼承債務,則繼承人本身之債務,其債權人不得對遺產主張權利。然而,此等清算程序與繼承人之清算義務,是否排除繼承人之債權人就遺產取償之權利,不無疑問。蓋此時,遺產亦已經當然成為繼承人之財產,何以因繼承人負有以「遺產」償還被繼承人生前欠債之義務,以及違反義務即不得主張限定繼承之利益,便可認為繼承人之債權人僅得對清償後之剩餘遺產主張權利,或剩餘遺產方為繼承人固有債務之責任財產?尤其是,關於繼承人之固有債務,若債權人已有執行名義而聲明參與分配,此時分配表之製作為「法院」之行為,則「繼承人清算義務與法律效果之規定」對法院分配表製作,似難認為有直接關聯。

(四)交付遺贈義務與遺產歸屬無關

修正前民法第1160條規定:「繼承人非依前條規定償還債務後,不得對受遺贈人交付遺贈。」可知,若遺產清償被繼承人生前債務後有剩餘,受遺贈人方有取得遺贈之權。伸言之,受遺贈人受償順序居於遺產債權人之後。惟查,此一規定與遺產是否已經歸屬於繼承人而成為其責任財產有無關聯,高等法院與最高法院以此為判決理由,是否妥適,亦有待深究。

按通說認為,遺贈之效力僅為債權效力,被繼承人以遺囑所遺贈之財產並非因被繼承人死亡而當然移轉於受遺贈人。是以,受遺贈人僅得請求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履行將遺贈物交付或移轉所有權於自己,並非當然取得遺贈物之所有權。則在履行遺贈義務前,該等財產仍屬繼承人所有,難認為非繼承人之責任財產。此由修正前民法第1160條規定遺贈須經由繼承人交付,即可知。則既然遺贈僅有債權效力,則若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未依遺囑履行交付遺贈或移轉遺贈物於受遺贈人之義務,僅另生損害賠償之問題。

另外,雖然學者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認為:「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為清償繼承債務或繳納遺產稅,得變賣遺贈物。但受遺贈人不失為遺產債權人,除其遺贈違反特留份之限制而被扣減外,應先於繼承人及其債權人而受清償」。然則,既然遺贈僅有債權效力,且民法並無遺贈應優先受償之規定,反而僅有列後於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規定,何以應先於繼承人之債權人而受清償,並不明白。既然遺贈僅有債權效力,則受遺贈人之權利,與繼承人固有債務之債權人,應無不同,方為合理。

(五)限定繼承之目的與立法者預定之風險分配

於繼承開始時,通常被繼承人之債權人與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積極財產是否大於債務,並不清楚。或另以事前角度觀察風險,較為合理繼承人為單純承認時,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可能因此獲利,蓋即使被繼承人欠債大於資產,但是繼承人可能有資力而獲得完全清償,然同時其亦承擔繼承人固有債務存在,甚至可能大於繼承債務之風險。是以,此時繼承債權人之風險相當不確定而在繼承人為限定繼承情形,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既不能就繼承人固有財產取償,是否也應確保其至少能對遺產的全部取償,排除繼承人固有債務之債權人對遺產主張權利之可能?若採肯定見解,則此時被繼承人生前債務之債權人之風險即較繼承人為單純承認時確定,蓋其至少能就遺產之全部取償,然此等情形,終局受償結果未必有利。若採否定見解,則繼承人固有債務之債權人對遺產可主張權利,然繼承債權人則不得對繼承人固有財產取償,對繼承債權人甚為不利。
然而,若對上開問題採肯定見解,將使繼承債權人確定得就「遺產全部」取償,恐非保障繼承人固有財產利益之限定繼承制度本質之當然。亦即,限定繼承保障的是繼承人的利益,而不是「被繼承人生前欠債的債權人」。此時,立法者應該無特別保障該等債權人的利益之意思,該等債權人之利益與修法前「單純承認的繼承」中的被繼承人生前債務的債權人,不應為差別待遇。

Previous
Previous

遺產稅計算中關於被繼承人所遺留之債權估價問題

Next
Next

肥胖稅:租稅作為行為引導政策工具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