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事實新證據聲請再審之「顯著性」要件
一、我國法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有罪之判決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六、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
學說上區分新事實新證據之「嶄新性」與「顯著性」,前者指即新事實或新證據如何才能認為是「新的」事實或證據,後者則指需足以影響判決結果者,方能提起再審(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八版,第519頁以下)。從法條規定內容觀之,限於新事實新證據足以使受判決者得到無罪、免訴、免刑判決,得到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結果,始得提起再審。以文義理解,應指刑法分則中不同罪章、罪名而言。早期實務見解多採此等立場。
二、實務見解
1.最高法院70年度第7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提案:院長交議:關於自首、未遂、累犯等刑之加減,是否屬於刑事訴訟法第 420條第 1項第 6款所指「罪名」之範圍?
決議:刑事訴訟法第 420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因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始得聲請再審。條文既曰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自與輕於原判決所宣告之「罪刑」有別,所謂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係指與原判決所認罪名比較,其法定刑較輕之相異罪名而言,例如原認放火罪實係失火罪,原認殺尊親屬罪實係普通殺人罪,原認血親和姦罪實係通姦罪等是。至於同一罪名之有無加減刑罰之原因者,僅足影響科刑範圍而罪質不變,即與「罪名」無關,自不得據以再審。從而自首、未遂犯、累犯、連續犯等刑之加減,並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 420條第 1 項第 6 款所指罪名之範圍。
2.最高法院 35 年特覆字第 154 號判例要旨:
依特種刑事案件訴訟條例第 28 條第 1 項所謂有罪、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確定後,發現確實之新證據,係指所發現之新證據與罪名成立及輕重之事實有關,一經再審,即應受有罪或重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而言,至情節輕重,乃屬量刑範圍,並不包括在內,當事人不得就此為聲請再審之理由。
3.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抗大字第 1221 號 刑事裁定則為放寬之解釋:
㈢對於裁判上一罪之原確定判決,經依刑事訴訟法第420 條第1項第6 款規定聲請再審者,如不能證明其中部分犯罪,則無論其主文之罪名未變更(以想像競合犯、牽連犯為例,因均係從一重處斷,如係輕罪部分不成立犯罪時,仍論以重罪;以同種想像競合犯為例,如其中部分不成立犯罪,仍論以同罪名之罪;以連續犯為例,如仍存有2 行為以上之罪時,仍論以連續犯),或主文之罪名業已變更(例如連續加重犯罪成為連續普通犯罪;想像競合犯、牽連犯之重罪部分不成立犯罪而應改論以輕罪),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均已因新事實或新證據,足認不能證明其中部分犯罪而有所不同。
㈣隨著基本人權保障意識受到重視,我國再審制度已逐步鬆綁,對於法條文義之解釋,誠有與時俱進之必要。對於複數刑罰權之數罪,因全部犯罪事實各自獨立,如僅對其中部分犯罪事實以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應受無罪判決為由聲請再審,即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420 條第1 項第6 款所稱「應受無罪判決」,而得聲請再審。則對於裁判上一罪而言,其實質上亦係數罪,僅因法律規定始以一罪論或從一重處斷,若以不能證明部分犯罪事實為由聲請再審,卻與同為數行為之實質上數罪為相異處理,自難謂公允。故受判決人為其利益,就裁判上一罪之部分犯罪事實,以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如足認不能證明該部分犯罪事實,不論有無於主文為無罪之宣示,均已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內容及範圍,即得依刑事訴訟法第420 條第1 項第6 款規定聲請再審。
二、德國法
德國刑事訴訟法關於以新事實、新證據為由而提起再審之規定,為刑事訴訟法第359條第5款:「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對於經由具既判力之判決而終結之程序所提之再審為允許:5.當提出之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已提出之證據綜合判斷,應使被告受無罪判決或應適用較輕之刑事法律而予較輕之刑罰,或應對所為保安處分為本質上不同之判決。(§ 359 Wiederaufnahme zugunsten des Verurteilten. Die Wiederaufnahme eines durch rechtskräftiges Urteil abgeschlossenen Verfahrens zugunsten des Verurteilten ist zulässig, 5.wenn neue Tatsachen oder Beweismittel beigebracht sind, die allein oder in Verbindung mit den früher erhobenen Beweisen die Freisprechung des Angeklagten oder in Anwendung eines milderen Strafgesetzes eine geringere Bestrafung oder eine wesentlich andere Entscheidung über eine Maßregel der Besserung und Sicherung zu begründen geeignet sind;)
另第363條則就再審另設限制規定:「再審之目的為基於相同刑罰法律而為不同量刑者,不應允許(第一項)。再審之目的為基於較輕之罪責(刑法典第21條)而為刑之減輕者,亦同(第二項)。」(§ 363 Unzulässigkeit (1) Eine Wiederaufnahme des Verfahrens zu dem Zweck, eine andere Strafbemessung auf Grund desselben Strafgesetzes herbeizuführen, ist nicht zulässig.(2) Eine Wiederaufnahme des Verfahrens zu dem Zweck, eine Milderung der Strafe wegen verminderter Schuldfähigkeit (§ 21 des Strafgesetzbuches) herbeizuführen, ist gleichfalls ausgeschlossen.)
德國法上就新事實或新證據的顯著性,除了應為無罪判決之外,設有二要件,即1.須使判決所適用的刑罰法律有所變動,且2.因此刑罰有所減輕。因此,如新事實新證據使關於幫助、教唆或正犯,未遂或既遂,依少年刑法或一般刑法判決,應適用加重或減輕構成要件或基礎構成要件,行為單數或行為複數,是否有可避免地禁止錯誤等之判斷,有所不同,即屬於應適用其他刑罰法律。至若涉及刑法分則要件中「情節輕微」或「情節嚴重」之事實存否,或是否不應處以短期自由刑(德國刑法第47條第1項),則不能提起再審。此外,較輕之刑罰指主刑而言,從刑不屬之。
如所應適用的刑罰法律並無不同,僅在相同法律適用下請求為量刑之變更,則所提再審不應允許。不同刑罰法律不必是在其他章節的規定,重要的是,一個獨立的要件存在或至少行為情狀之規定,使可罰性增加或減低,其他刑法法律規定而得給予較輕刑罰。
(Singelnstein, StPO, BeckOK StPO mit RiStBV und MiStra, Graf,41. Edition Stand: 01.10.2021, § 359 Wiederaufnahme zugunsten des Verurteilten, Rn. 35; § 363 Unzulässigkeit, Rn. 2-3)
三、簡評
我國法在關於以新事實新證據提起再審之情形,於「顯著性」要件中,除無罪判決之外,另有免訴、免刑之情形,而受有較輕之判決則限於刑法分則中之「罪名」較輕之情形。德國法就此則有不同規定,以是否應適用其他刑事法律規定而得給予較輕刑罰為要件,不限於刑分中之「罪名」。相較之下德國法給予受有判決者較寬之特別救濟可能性。
又110年大法庭裁定之見解,擴張再審可能性,其結果甚且較德國法上之要件寬鬆。此雖有利於受有罪判決之被告,然該等解釋似已逾越法律文義界限,是否「合法」,不無可疑。